2017-08-18 来源:学邦技术
传统线下招生在过去几年疯狂发展阶段最常用的一个市场渠道:学校门口、人员密集的大型商超、中高档社区内、大型活动现场等地方都会经常出现各个机构的地推人员,手拿大量单页、招生简章比较精准地向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派发,同时也会结合一些吸引学生的小礼品、吸引家长的资料书籍,形成有效收单。
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有客户表现出一点点意向,就会不断跟进直至引导至学习中心。在诸如书城、书展、教育类大型活动现场安放展台,进行产品宣传、信息登记也是常见的招生手段。
但是,在整个“互联网 ”的大环境下,招生方式势必要从线下转到线上,线上线下双向引流,学校才能做大!
今天给大家提供几条比线下渠道更具生命力的招生建议!
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讲座招生。作为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作为一名老师,是需要极强的讲座功底的,同时利用讲座这种形式进行现场营销并刺激客户完成冲动消费也被验证是一个不错的手段。
特别注意:
1、时间短:一场讲座的时间基本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在短短两个小时里想要对客户形成有效的影响,需要讲师非常牛或者你讲的那个点对于客户来说足够痛,但遗憾的是牛师不常有,痛点也没那么多。
2、缺乏持续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每次招募到的人群各不相同,会让客户的黏度大打折扣,没有形成一个持续性的影响,在客户结转层面很难有漂亮的数据呈现。
3、主题难定:针对不同的学员,在同一时期必然也是会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讲座如果要有结转,就一定要戳中那个痛点,但全市场招募的讲座客户,水平参差不齐,痛点不尽相同,这也会给讲座内容以及后面的结转造成一定的困扰。
一个优质的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客户黏度,配合着资讯网站更能吸引大量的流量,同时在移动社区、微网站、微博、地方论坛、贴吧部分做好页面布局以及课程产品的交互展现,就是一条完整的招生渠道。
这里对于站群的要求会很高,不仅要有干货内容,优秀的SEO也十分有必要,微社区、微网、微博等引流手法都可以依托优质的内容来得到很好的施展。同时这条渠道的招生成本基本以网络运营人员的人力成本为主,是一条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渠道。
目前很多机构也开始效仿这套打法,不过要做一个具有足够影响力的论坛或者站群,是需要极大的耐心的。
在微信群、QQ群里每天都可以直接与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直接沟通,在营销深度上可以说还没有哪个渠道可以做到微信、和QQ群这么深,因此,这一渠道也被广泛应用,随手可见各类微信群或者几千人的各类QQ群。
学邦微秀对微信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微秀来制作一些有趣、好玩的微活动,不同的主题可搭建不同的应用场景来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好玩易上手的小游戏、小活动,均可和品牌活动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宣传推广,从而促进转化的目的。
在这里举两个线上传播的微活动案例:
我们可以通过微秀-一战到底设置线上答题,来进行现场的互动,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累计答题积分排名靠前的可赢取奖品!
利用微秀-一战到底,来激发家长与学员的参与热情,调动其积极性,用新颖、趣味的方式让学生喜欢学校的活动,进行家校互动,传播品牌!
低成本高热度的微秀-集字游戏,无疑是促进上门,转化新生的一款线上活动!
获取的文字可以用机构的宣传口号、名称、或者金牌课程来设置,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的同时还能与家长和学员进行线上互动,还能促进成单,一举多得!
不要想着一场活动能够搞定一切,一定的不同功能的活动创造不同的效果。这里面需要深度的策划和更细致的解读。
特别注意:移动社群的弊端也十分明显
1、影响面不够广,微信群最大人数为500,而QQ人数最多的群也就只有2000人,加上里面分不清的那许多马甲、屏蔽用户,无论什么样的社群,活跃用户基本不会超过10%,其实最后真正可以影响到的人数也是在半数以内的。
2、耗费巨大的人工成本,一个群至少需要一个人专门守群,才能实现群内话题引导、维持群热度,进而逐步形成结转。
3、工作量丝毫不轻松,运营一个微信或者QQ群并不是“陪聊”就够了,需要准备话题、引导聊天方向、策划群活动、开展群公开课、收集群文件、制作相关宣传物料以及定期推送群邮件以及软性课程产品植入。
这就意味着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可能需要一个团队在背后支撑,虽然这个团队不一定要专注于微信群或QQ群的各项事务,但是在做其他工作时也要考虑到这一渠道的对应物料及内容制作。
各类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移动端的引流会有不错的效果,不过内容一定要原创,是家长想要看到的干货,才能起到真正引流、精准渗透的作用。
同时在做结转的环节仍旧需要想好整个运营的流程,是否需要在微信端单设一个客服人员实现实时互动?是否可以在微信平台加入微官网,进而直接实现引动支付等电商功能?或者就是更基础的只是通过微信平台实现活动邀约报名,将客户引导至线下或者PC端再进行结转。
定位不同做的事情自然也不同,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互联网和教育这两件事,不要一拍脑袋就奔着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去了,抛开教育的本质,什么思维都将是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