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最新 学邦动态 应有尽有

  • 当前位置:学邦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教育部下发“军令状”,今年必须全面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
  • 教育部下发“军令状”,今年必须全面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

    2019-11-16 来源:学邦技术

    近日,新华社刊发报道《“变味”的冬令营》,描述了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火爆的冬令营报名现场,6000元的报名费,2000多个名额,几分钟网报一抢而空,并指出该校名为举办与升学无关的体验营,实则以冬令营形式“掐尖”招生

    该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多年来,不少地方民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提前组织名目多样的考试选拔违规招生,已不是新鲜事。

    11月14日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通气会上表态,必须全面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吕玉刚称:已经给各省下了明确的指示,明年细则要全部落地。下周,将召集各省负责人,带着各自的方案草稿一起讨论交流如何实现公民同招,原则上年底前后文件要出台,明年就要落地。

    教育.jpeg

    “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


    今年中小学升学大战打响前夕,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民办中小学免试入学。


    文件指出,“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教育部出台初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及民办学校不得提前选择生源的政策,其目的是给“择校热”降降温。


    众所周知,在上海等地区,民办学校由于长期以来具有选拔生源,也就是提前招生的“特权”,各种入学面试考试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出现了要“面试家长“的情况,也造成了“民办热公办遇冷“的现象,实行公民同招实际是为学生减轻负担,给择校热降温。

    今年全面落实民办公办同步招生


    这一政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但落实情况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的学校仍暗箱选拔生源。


    在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教司司长吕玉刚说:“现在要不折不扣地研究并落实中发26号文件,不合理的现象必须改过来。”他进一步解释,过去这种现象可能是存在的,因此社会上要求治理的呼声强烈。但是,中发26号文件发布后,明确要求公办、民办同步招生,同时民办学校超过招生计划的生源以摇号排列的方式入学。教育部也已经给各省下发“军令状”,今年必须全面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


    下周,各省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将聚集教育部,研究商讨民办、公办同步招生的方案,确保“圈地抢生源”的情况不再发生。

    公民同招 各省有大招

    上海:公办校园开放日早于民办


    “公民同招“在上海市首先进行试点。2018年,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要求,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公民办初中同时启动招生工作,政策与2017年保持一致。

    公民办小学实施同步招生,主要包括统一入学信息登记、同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等环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园开放日”早于且长于民办学校。“校园开放日”不得组织学生报名,不得组织测试或面谈,不得收取学生任何形式简历、证书材料。

    严禁测评、调研家长。严禁民办中小学计划外招生,无住宿条件的民办中小学限定在本区内招生。


    江苏: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考试

    2019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后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提前,不得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国际部”等名义招生,并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至2020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通知要求,明确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区域统筹、“一校一策”等办法,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严禁以各类学科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依据。严禁设立任何名义重点班、快慢班,严禁收取或变相收取赞助费或捐资助学费。


    浙江省:不得变相提前招生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会同14个部门联合起草了《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出,实施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公平发展,互不享有招生特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的招生时间,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严禁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时间、范围、标准和方式招生,不得采用衔接班、预录班、新生军训等方式变相提前招生。


    公民同招.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