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8 来源:学邦技术
Q:“自从四部委下发整改文件以来,哪一刻让您感觉压力最大?”
A:“每时每刻。”
教育部近日最新通报显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问题机构272842所,现已完成整改211225所,完成整改率达77.42%。自从2月份四部门发布文件以来,关于培训机构规范化的讨论从未停歇。如今专项治理行动进入深水区,“规范”不再是流于口头和书面,而是实实在在地让机构“动起来”。来自全国的39位培训机构校长,覆盖K12学科类培训和素质教育培训,他们分享了整改政策下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难题。从校长们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政策对培训机构的影响呈两极分化趋势,多数小微型机构身处整改旋涡中面临生死抉择,多数中型机构虽已合规,但仍因为随时的突击抽查而神经紧绷。
受政策影响较小的是尚未被摸排到的个体户以及培训机构巨头。此外,部分地区也将素质教育类培训机构纳入整改范围。“水深火热,压力山大。”多位培训机构校长这样感叹自己的处境。
他们究竟在头疼什么?
他们该如何治疗、如何健康成长?
此次整改行动对教培行业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在一周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三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
一、对无证开展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及其他违规开展培训的机构要坚决予以查处,并提请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消防部门要全面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二、加快证照办理进度,不符合标准的要依法予以停业整顿,2018年底前不能存在无证无照还在开展培训的机构。
三、做好学科类培训是否超前超标教学的认定工作,完成各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等备案审核工作。
四、通过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全过程管理。
五、强化在线培训监管,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毫不夸张地说,今年政府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关注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学邦君也为校长们整理了教育部以及全国部分城市的所有《通知》、《意见》、《办法》等文件原文,需要的校长可以按以下操作免费领取。
添加秘书长,
发送关键字“ 政策 ”,
即可免费领取
《2018最全教改政策合集》
温馨提示:添加秘书长后,
记得给秘书长发送关键字“ 政策 ”喔!
在这些教育部的文件中,一个是2月份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它打响了整治培训机构的第一炮,明确指出了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如培训机构存在安全隐患、证照不齐全、提前教学超纲教学、培训与中小学招生挂钩等。
另一个是8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规范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它细化了培训机构的办学要求和整改方向,如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等等,这为各省市出台地方文件指明了基础要求。
新法出台后,各地工商、教委都开始大力规范教育培训市场,无证办学不仅会被会勒令整改关闭,还会对公司举办者处于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严重的还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那么怎么才能申请办理办学资格证?
学邦君已经为校长们准备了正规办学许可攻略,
资料很多,
赶紧添加秘书长发送关键字“ 攻略 ”
即可免费领取啦!
温馨提示:
一定要发送关键字:“ 攻略 ”给秘书长喔!
关于政策,学邦君也不多谈了,2018年下半年笔试成绩也快出来了,直接奉上教师资格证面试攻略!
从行业的角度看,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培训机构的办学成本上升,行业准入门槛逐渐变高,现有中小机构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市场集中度更高更快。而国务院在培训内容上的要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培训机构以应试导向为主的学科辅导思路,倒逼培训机构对原有教育内容和模式转型升级。对于管理能力水平更高、适应能力更强的大中机构而言,虽然行业规范期同样煎熬,但短期阵痛后,准入门槛的提高意味着行业需求将进一步向大中型机构集中,构建起新的行业护城河。
对于数量不容小觑的个体户来说,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正从校内入手规范,如江苏发布《关于开展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活动的通知》,一方面加大对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行为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对处于“失控”或是灰色地带的教师自办补习班的行为进行防控和规范(目前已经通报了第一批违规教师。)那么,有没有培训机构试图钻空子、找关系蒙混过关呢?答案肯定是有的。39位校长中,有24人(61.54%)只被检查了部分机构。
有业内人士透露,某培训机构的校区有1000多平米,想要消防合格,需要花费100多万,但机构负担不起,便花钱找关系,最后的结果是“可以保证不关停,但机构被列入黑名单。”这部分机构不愿花钱做消防,而是找关系走后门拖延时间,其实本质上是在“赌”,赌日后的政策是否会松口。那么,他们最后究竟会侥幸逃生,还是难逃一“死”?除了学科类培训机构,素质教育类培训机构也非常关注政策的变化,但在整个专项治理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并没有下发明确规范素质教育类机构的文件,目前可以依据的政策尚处于空白。
但在地方文件中,却出现了规范的苗头,比如河北将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学科培训、艺术培训、体育培训、科技普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类形式的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统称为“校外培训机构”,这意味着在河北省举办素质教育类培训机构也要满足“办学场所总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教师应具有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等硬性要求。
综合国家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规范整改,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规范”、“合规”也必是素质教育类培训机构生存发展的前提。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齐聚百千会微信群,
干货源源不断应有尽有!
立即识别下方二维码,
让秘书长拉您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