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最新 学邦动态 应有尽有

  • 当前位置:学邦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行业 | 一直拖着不办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最后都怎么样了?
  • 行业 | 一直拖着不办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最后都怎么样了?

    2018-10-12 来源:学邦技术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最严治理政策颁布已有半年,这一轮严令整治下,“无证无照”的机构校长们纷纷坐不住了,这半年讨论的话题始终离不开“办学资质”“办学许可证”、“消防过审”等问题。

    虽然网越收越紧,政策越来越严,但仍有很多机构心存侥幸心理,拖着不办资质,希望您不是,不然会很惨,哈哈~

    今天学邦君就来聊聊当前形势下,拖着不办资质的培训机构不同种“死法”。

     

    了无牵挂死法:突然死亡法

     

    目前大多数“无证无照”的教培机构均已被“就地正法”,不幸成为传说中“突然死亡法”的现实版,办学许可(证)你没有也就算了,营业执(照)你也不去办,这个就不是能力问题,这是态度问题了。

     

    最暧昧的死法:死缓

     

    对于有照无证的培训机构(就是那种态度较好,能力尚且不够的),主管部门通常柔性执法,给予一定缓冲整改期。这是一种让你渐渐接受现实不至于暴跳如雷的催眠死亡法,也可以理解为,真的是主管部门给了你时间和空间,让你腾挪整改。

    拿到“死缓令”的机构,还是有希望的!好好珍惜这个不长的整改期,通常也就是几个月时间,尽快去准备各项申报材料,整改不符合条件的硬件设施,未来还是有非常大的机会转正的。

     

    最痛不欲生的死法:树倒猢狲散

     

    雷军曾经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意思就是,人一定要顺应潮流,不要逆时代潮流而动,不要逆天。当下培训行业最大的“天”,就是对无证无照培训机构的整顿,你非要说,我不在乎,那么麻烦就要开始层出不穷。

    前几年培训行业监管较为宽松的时期做的风生水起的机构,如今家长开始变得警惕了,常常询问学校的办学资质,渐渐的老学员开始流失到有资质的竞争机构,学校收入开始减少,有点入不敷出。

     

    laptop-3196481__340.jpg


    最浪漫的死法:人鬼情未了

     

    如果你也不想去那么麻烦的办资质,也放不下手上自己培养的员工和辛苦招收的学员,那么就来一场浪漫的“人鬼情未了”:如果你的学校面积超过150平米(分校的最低标准),办学质量还不错,在魔都,你还是大有机会找个土豪“嫁了”。

    大机构愿意补偿你几十万,还留你继续担任校长(愿不愿意是你的选择),那就好好帮人站好最后一班岗,也是为了自己的团队,也是为了你自己辛苦招来的学生。

     

    还有一种情况:起死回生

     

    不过虽然整顿教育培训市场从地方到教育部到国务院都下发了一系列措辞严厉的文件,彰显了国家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决心,搞得无证机构校长们惶惶不可终日。

    但是仔细的朋友们也会发现有关文件埋了一个“复活节彩蛋”,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送审稿)》中再次(此前《征求意见稿》也写了)提出面向成人和提供提升素质教育的培训机构可以直接登记,不需要获得办学许可证,具体办法由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进行规定。

    如果《送审稿》获得通过,而你又正好是做成人或者素质类的培训,又要恭喜你,你复活了。当然,也有校长想要以课外学科辅导冒充素质教育,以此作为障眼法忽悠主管部门,学邦君猜您肯定不会做这么不明智的事。

     

    thought-2123971__340.jpg


    怎么办?该做的,早做比晚做好

     

    俗话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培训机构虽说这次不一定伤筋动骨,但走向规范是大势所趋,行业集中是商业规律。有梦想、有勇气的校长还是要未雨绸缪,为改变个体事业前途而努力。

     

    1、安全问题别扯谈

    这是整治第一条,重中之重。文件明确: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要立即停办整改,这条不要侥幸。而且这次教育行政部门将公布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

     

    2、没有执照怎么办

    正常办理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营业执照很难,办学许可证更难。

    比如北京和上海要求,校长具有5年以上的相关教育教学经验;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上海是100万元);校舍面积不低于500平米(上海是300平米),其中教学面积不少于80%;房屋产权清楚,租用期或使用期限不低于3年,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为办学场所;有2名以上具有专业资质的财务人员,等等。

    那么需要抓紧从当地教委取得“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资质”。

     

    3、优秀教师防流失

    这次学科培训机构被规范,大机构不用说,会高兴地收编从小作坊出来的学生、老师,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可能还会主动约谈一些大机构,要求其无条件接收学生。

    所以,教育行业集中度变高,这个无需专家来预测。从自由竞争走向寡头统治,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

    当下要注意的是,教育行业门槛变高,成本会增加,首当其冲的是有资质的人才成本。一些中型机构如果不甘心就此倒闭或收编,就争取成为“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

    说到条件,主要是场地和师资条件。所以从竞争趋势看,符合条件的场地房租会逐渐变高。当然,硬件不好办,软件也难办。比如法人和管理人员要有5年以上校长的工作经历证明,各科任课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要求专职教师多人以上等等。

     

    4、树品牌形象

    作为一个机构,如果你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硬件设施、服务品质方面做得相应到位,学生数量较多,或是家长口碑在当地有了一定影响,那么直接取缔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5、做素质教育

    内部转化可以把重点放在美术、书法、音乐、STEAM等素质类课程上。目前素质类培训监管相对宽松,符合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做素质教育既是当下的发展之道,也是未来的转型方向。

     

    6、傍大型机构

    既然小机构越做越难,那么在自己做不大、容易被蚕食的情况下,就整合成大根据地——抱团取暖,或者去找大部队——让大机构收购。

    抱团的话可以加盟知名品牌,依靠总部资质或资源增加背书、提升品质、搞定当地。或者加入符合条件的教育综合体或共享教室,由他们办理统一的办学资质,入驻小机构转变为内容或服务提供商。

     

    7、固本浚源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对内升级管理,固本;对外重塑战略,浚源。为什么政策之下倒闭的多是小机构?有没有发现,不管在哪个行业,做到一定体量的公司一定是比散体系的小公司拥有更多抵抗冲击的能力。

    年初四部委新政出台以后,全国各地的学而思频频被查被整改,但依然挡不住好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甚至市值超过新东方。陆续的政策碾压 双巨头夹击,卓越教育依然能冲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港股上市之路。日益趋紧的文化课培训政策下,思考乐教育依靠“海底捞”式的管理和服务思维,稳稳保持着深圳前三大培训机构之列。

    不得不说,管理底盘稳,逆着风也能前行!回头再看全国各地那些小而散的机构,且不说遇上今年的整顿政策生存不易,就是在往年也频频倒闭。应对整治冲击,攘外必先安内!对于大多数的中小机构来说,在新形势下,升级管理思维,稳固根基活下来才是首要的。

    其实,这也是教培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很多创始人在创立培训机构的时候,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培训机构的未来,大多只是考虑眼前赚不赚钱。殊不知,短期内盈利容易,难的是如何能够长线经营。

    所以,站的高一点,看的远一点。作为一名校长,对于培训机构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方向更应该有全方位的规划。分析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以及未来怎样能够保证长久经营,这是赢得竞争的保证,也长足发展的关键。

     

    拍信素材-30762477-s.jpeg


    最后,学邦君为校长准备了办学许可攻略,校长大大们,正规办学,才是长久之计,看完文章就开始着手申办吧!点击此处《申请办学资质攻略》立即 get √申办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