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5 来源:学邦技术
2017年10月24日,新东方公布截至2017年8月31日的2018财年第一财季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
新东方第一财季净营收同比增长23.8%至6.61亿美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至1.61亿美元。2018财年归属于新东方净利润同比增长12.3%至1.58亿美元。辅导和考试准备课程的学生入学人数同比增长15.6%至15.32万人。
(注:新东方的财年与自然年不同,自前一年的 6 月 1 日到本年度的 5 月 31 日是一个完整的财年,例如:2018 财年是指 2017 年 6 月 1 日到 2018 年 5 月 31 日。)
新东方各业务情况以及财务、运营数据概览
辅导和考试准备课程的学生入学人数同比增长15.6%至15.32万人。
学生报名人数约为153.29万人次,同比上升15.6%;
截至2017年8月31日,学习中心总数达899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8家,与上季度相比增加44家。
截至2017年8月31日,学校总数为78家。
(1)K12业务
作为新东方主要收入来源,K12业务在第一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收入同比增长约35.3%;若以人民币计则约为37.6%。在过去12个月中,北京K-12业务收入增长39%,上海增长36%,前五大城市占总收入的46%。
以人民币计,优能中学业务于期内同比增长约37.3%。
以人民币计,泡泡少儿英语业务同比增长约38.3%。
(2)双师课堂
新东方已在37所城市推广双师课堂,学生保留率在 50% 到 60%。新东方本财年在中山市推出了一所双师学校。
(3)新东方在线
新东方在线于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约41.9%,若以人民币计则为44.3%,其中注册用户增加约30.8%,付费用户增加约45.3%。
(4)VIP业务
VIP业务现金收入占本季度营收的32%。
(5)出国留学考试
出国留学考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
新财年运营数据的增长,超出了新东方的初步预期
新东方董事会主席俞敏洪表示:“第一季度取得23.8%的净收入增长,若以人民币计则为25.9%,超出我们原本的逾期。”
新东方执行董事长评论道:“我们很高兴看到我们2018财年的强劲开局,总体第一季度收入增长了23.8%,如果以人民币计算,则高达25.9%,这超出了我们的初步预期。在最近两个季度,由于我们在学生入学人数的稳健表现,一线增长主要得益于2017年第四财季和2018年第一财季的稳定同比增长24.9%。”
收入上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学生报名人数在过往两个季度的稳定增长,此外,U-Can中高中综合课后辅导业务同比增长约37.3%,POP Kids计划的营业额同比增长约38.3%。
华尔街11位分析师平均预计,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Non-GAAP),新东方该季度每股摊薄收益将达1.04美元;财报显示,新东方第一财季每股摊薄收益1.02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
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认为“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再次证明了我们坚定不移推动‘优化市场’战略的成果。”
新东方加快了扩展步伐,线上线下加速扩张
自上个财季以来,新东方适度加快了扩展步伐,将业务拓展到更多具有强大增长潜力的城市。本财季内,新东方在已有教学点的22座城市内净增了43个学习中心,并于中山市推出了一所双师模范学校。截至第一季度结束,教室总面积同比增加了约31.4%。
与此同时,新东方在2018财年第一季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夏季推广活动,在38个城市针对初一新生提供多个科目的低价试用课程。期间,试用课程的报名人数达55.4万人,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学生回头率也得到了提升。
除此之外,新东方在持续推动O2O双向互动教学系统在各条业务线和各地教学点的应用,继续推广针对雅思、托福和SAT等海外考试的O2O标准化辅导系统。
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表示,“通过把战略重心集中在继续扩大规模,成功吸引更多学生,并有效提高学生回头率,我们相信能够进一步巩固新东方的市场领先地位,为2018财年乃至以后更强劲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方面,新东方首席财务官杨志辉表示:“近期的扩张使得我们的设施利用率下降,大规模夏季推广成本也有所提高。这对我们第一季度的运营利润率及净利润率造成了短期的影响,但我们相信情况将在2018财年余下的时间得到改善。同时,我们的扩展战略和推广策略也将带动未来收入增长,并帮助我们扩大市场份额。”
新东方未来发展预期
今年以来,新东方的股价和市值一路上涨。4月25日,新东方在美股的市值突破100亿美元,截至10月24日美股收盘,其市值达到145.55亿美元,相应地,其股价为92.12美元,与今年年初相比翻了一倍。
新东方进入高速扩张期,尤其是看到了K12领域的市场潜力,未来将会持续扩张,杨志辉预计未来新东方教学中心在全国的总量可能会达到1500个。同时,他表示,这次扩张的原则是速度与质量、营收与利润并重。
展望未来概况,2018财年,新东方预期总收入将同比增长30%左右,其中25%来自量的增长,5%-7%来自价格上涨。关键的驱动因素是K-12的业务,所以新东方决定开设更多的学习中心。2018财年,新东方将在5-10所新城市推广双师课堂。
未来的竞争必然是建立在更大格局上的争霸赛
新东方的业务线则涵盖了学前、K12、语言考试、留学、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几乎所有教育细分领域。在K12领域,新东方已然是巨头,但其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仍然在2%以下,新东方除了要面对同为美股上市公司的学而思,还有多如牛毛的小型培训机构,培训市场的规模毋庸置疑。因此,未来的竞争也必然是建立在更大格局上的争霸赛。
课外培训机构的产业链短小且精悍,一般只有家长和学生、老师以及培训机构这三个部分,其中除新东方、学而思这类规模较大的连锁机构外,大部分培训机构均只活跃在区域市场,数量庞大且分散。
巨头在加速扩张,而中小机构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因此,这部分机构需要在教研和教学服务上投入更多精力,专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品质,而不仅仅靠地域优势、营销手段和名师噱头来获取生源。
科技推动下,教育领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这是无法阻挡的趋势。寻找到成熟稳定的发展盈利模式,尊重教育本质,借助互联网工具转型,才是培训机构生存下来最有利的保证,当对市场的把控愈发成熟,借助科技手段,在资本推动下,再加上政策的松动,教培行业的未来定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