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8 来源:学邦技术
中国目前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约2亿人(约占 15%), 家长(父母)数量约 3.4 亿(约占 25%)。50%家庭平均年教育支出 1万元以上,中国目前家庭教育的市场空间近1.3 万亿。
正是这样庞大的消费市场,不少培训机构也看准了商机,为“新手家长”们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培训课程。“正面管教”,“家长效能训练”,新式家庭教育理念一个接着一个,但随着开课的机构越来越多,家庭教育培训市场也开始变得越发混乱,虚假宣传、噱头营销等情况更是层出不穷……
当前家庭教育受到空前重视,教育模式由“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即由“浅耕粗作,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精雕细刻”。家庭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
表现是:由单向管束到双向互动,由单纯说教到实践锻炼,由与社会隔绝到以社会为课堂。家族的教育传统对子女教育的制约和影响逐步减弱,代之以现代的公共的家庭教育理念。
子女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由家长做主转变为由子女自主选择,“克绍箕裘”的现象大为减少,子女的个性得到解放和发展,等等。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来共同完成,而中国 90%以上的家长不懂家庭教育、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且不专业。
首先,来自上辈的经验在科学性、时代性等方面遇到问题;
其次,教子书籍、微信号学习等在遭遇到家长的碎片化时间特征、成系统学习上也遇到挑战,家长不愿意、没兴趣接受。
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想学或正在学但却没有地方学、不知道怎么学。
1、培训费动辄几千上万,几天就可毕业教课
很多年轻家长每天的带娃生活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尽管很劳累,但为了孩子能够“正确地成长”,还是会挤出时间学习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也会找一些家庭教育机构。
培训机构的概念太多太繁杂。 “看到后来我都不知道该选哪个了。”在网上输入搜索信息,不同名头的培训班扑面而来:正面管教培训、父母效能培训、家族系统排列、绘本阅读与儿童发展敏感期课程……每一门课程几乎都有一个来自国外的理论为基础。
那从学习到毕业需要多长时间呢?某机构的网站上提供三种课程:家长普及班、家长进阶班、家长讲师班,程度由低到高,每个班上课时间都只有三天,课程费用在3000元到5000元不等。也就是说,只要你付出九天的学习以及万元左右的学费,基本就可以毕业。
2、培训机构发放的“证书”不存在
除了各种“造概念”,有些机构会一个劲地推销“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考证服务,让人很反感。在名为“某某家庭教育”的机构中培训为期四天,价格4800元,通过考试之后就可以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证书”。
上课和考证没有任何的学历、从业经验要求,考证基本都可以过。如此简单,只要缴费就行,那么最后考取的证书是哪里发的呢?
有些证书样本,注明了是由“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发放的“人才素质测评证书”。在测评内容一栏,写上了“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参加完四天的培训和考试后,就可以获得这样的证书。
实际上中心并不会做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资格认定,更不会出现低中高级这样的等级评判。中心所做的测评只是一种素质评定,仅可以作为一种能力参考。
3、假证不靠谱,“真证”水分也很大
如此打着“官方旗号”的营销,在家庭教育培训机构中比比皆是,而各家机构所提供证书的发证机关甚至都不一样。这其中,有些机构确实是在明目张胆地作假,而有些机构发放的证书却号称“真实可查”。
一家名为某星教育的机构就提供“教育部门可查”的证书。工作人员提供的样本上显示,证书是由“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发放的。中央电化教育馆是教育部的直属单位,在其网站的查询系统中,记者也确实查到了机构提供的证书。
证书披上了“教育部门”的外衣,但它的含金量究竟如何?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努或职责是培育、传承、弘扬主流价值取向,对家庭成员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也就是“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该如何才能让家庭教育良性发展呢?以下摘取了有关专家的观点,以供参考: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既然家庭教育是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从业者专业化是教育教育者的事业,就必须由政府统领、有国家层面“全国一盘棋”的统一设计,而不能各行其是。
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好实现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主要任务,理顺政府、社会、企业关系和各自责任,对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以及专业人员的标准、培训、遴选、认证、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周密设计。形成具有权威性、长远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文件。
二是以创新思维搭建正规化系统培训平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必定成为国家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重大举措。
强烈呼吁应当有家庭教育的一席之地,把搭建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化的远程教育平台纳入“互联网 ”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与线下培训结合,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人才专业化培训。
三是切实落实大学相关专业开设家庭教育课程计划。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都必须有教材、师资等基本保证,这是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化培训的基础。
建议借助现有的大学人才培养系统,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师范院校、相关职业院校、大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将家庭教育学纳入其课程体系,完善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以保证家庭教育研究和教学后继有人。
四是依托社会组织建立专业队伍。在顶层设计中,建议政府赋予相关社会组织职能,发挥其专业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组建全国和地方稳定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专业化团队,以巩固培训成果、培养专业人才,并为各类家长学校等机构推荐师资、教材、活动等等。